年轻人喜欢的包装四大特点
本文摘要:当 Z 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力量,包装早已不再是单纯的 “产品容器”,而是承载年轻人精神需求、情感偏好与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年轻人对包装的选择,本质上是对 “自我认同”“高效生活”“情感共鸣” 的追求。从引发身份共鸣的设计,到契合快节奏的简洁风格,从唤醒视…
2025年09月25日
本文摘要:当 Z 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力量,包装早已不再是单纯的 “产品容器”,而是承载年轻人精神需求、情感偏好与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年轻人对包装的选择,本质上是对 “自我认同”“高效生活”“情感共鸣” 的追求。从引发身份共鸣的设计,到契合快节奏的简洁风格,从唤醒视…
2025年09月25日
当 Z 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力量,包装早已不再是单纯的 “产品容器”,而是承载年轻人精神需求、情感偏好与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年轻人对包装的选择,本质上是对 “自我认同”“高效生活”“情感共鸣” 的追求。从引发身份共鸣的设计,到契合快节奏的简洁风格,从唤醒视觉活力的鲜明色彩,到触动内心柔软的情感连接,这四大特点精准命中年轻人的消费痛点与精神诉求,成为当下包装设计的主流方向。
一、认同感:让包装成为 “身份徽章”
年轻人对 “归属感” 的渴望远超以往,他们不愿被笼统地归为 “某类群体”,而是希望通过消费选择,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兴趣爱好一致的 “同类”。此时,具备 “认同感” 的包装便成为他们的 “身份徽章”—— 通过包装上的文化符号、兴趣元素或价值主张,年轻人能快速识别 “属于自己的产品”,并在使用过程中获得 “被理解、被认可” 的心理满足。
国潮元素的融入是包装传递 “文化认同感” 的典型方式。近年来,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对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好感度激增。花西子的 “雕花口红” 包装便是绝佳案例:口红管身采用古典 “螺钿” 工艺,雕刻着缠枝莲、海棠等传统纹样,包装盒则以故宫红为主色调,搭配烫金云纹,整体设计充满东方美学韵味。对购买者而言,这款包装不仅是口红的 “外衣”,更是对 “国潮文化” 认同的表达 —— 在社交平台分享时,配文常是 “东方美学 yyds”“为传统文化买单”,通过包装传递自己的文化立场。同样,李宁与敦煌博物馆联名的运动服饰包装,印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九色鹿图案,将传统艺术与运动潮流结合,让年轻人在穿着时,既能展现时尚态度,又能表达对敦煌文化的喜爱,实现 “文化认同” 与 “审美表达” 的双重满足。
亚文化元素的植入则让包装成为 “兴趣圈层的通行证”。年轻人热衷于动漫、电竞、汉服等亚文化,而带有相关元素的包装,能让他们在圈层中快速找到归属感。泡泡玛特的 “ Molly 盲盒” 包装,印有 Molly 标志性的 “傲娇脸”,搭配简约的透明包装盒,让粉丝一眼就能识别;包装上还印有 “隐藏款概率 1/144” 的字样,激发粉丝的收藏欲与分享欲 —— 在盲盒社群中,晒出自己抽到的 Molly 包装,是圈层内的 “社交日常”,通过包装证明自己的 “粉丝身份”。此外,电竞品牌 RNG 与饮料品牌联名的包装,印有战队标志与选手卡通形象,包装盒内侧还印有战队的 “夺冠语录”,对电竞迷而言,这款包装不仅是饮料容器,更是对 “RNG 战队” 的支持,喝饮料时仿佛与战队 “并肩作战”,获得强烈的 “圈层认同感”。
联名款包装则通过 “跨界融合”,扩大认同感的覆盖范围。瑞幸咖啡与线条小狗联名的 “贴贴杯” 包装,将线条小狗的 “软萌” 形象印在杯身,搭配 “贴贴”“抱抱” 等互动文案,既吸引了线条小狗的粉丝,又打动了喜欢 “治愈系” 风格的年轻人。许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单时说:“看到‘贴贴杯’就想起和闺蜜拥抱的场景,瞬间被治愈了”,通过包装传递对 “温暖情感” 的认同。这种联名包装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将两个品牌的核心受众串联起来,让不同兴趣的年轻人,都能在包装中找到自己认同的元素 —— 喜欢可爱形象的、追求治愈感的、热衷联名新鲜感的,都能通过这款包装获得 “被满足” 的体验。
二、简洁:为快节奏生活 “减负”
年轻人的生活被工作、学习、社交填满,时间呈 “碎片化” 分布,他们厌恶复杂的信息解读,更倾向于 “一眼看懂、快速决策” 的消费方式。具备 “简洁” 特点的包装,恰好契合这种需求 —— 通过去除冗余设计、简化信息呈现,让年轻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核心信息,减少认知负担,为快节奏生活 “减负”。
极简美学的设计让包装 “视觉上无压力”。无印良品的食品包装是极简风格的代表:透明塑料袋或白色纸盒为基础,仅在包装正面印上产品名称(如 “烤海苔”“红豆铜锣烧”),字体采用简约的黑体,没有多余的图案、色彩或宣传语。这种设计看似 “朴素”,却深受年轻人喜爱 —— 在便利店货架上,无印良品的包装没有花哨的装饰,反而因 “干净、清爽” 脱颖而出;打开包装时,也无需撕扯复杂的塑封或折叠纸盒,简单的封口设计让取用更便捷。年轻人评价道:“无印良品的包装看着就舒服,不用费脑子想‘这是什么产品’,拿起来就走,很适合赶时间的时候买。” 这种 “视觉减负” 的设计,本质上是对年轻人 “审美疲劳” 的缓解 —— 在被五颜六色广告包围的环境中,简洁的包装能带来 “视觉呼吸感”,让他们在消费时更轻松。
核心信息的 “聚焦呈现” 让决策更高效。年轻人在购买产品时,最关心的是 “这款产品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而简洁的包装会将核心卖点直接 “摆在明面上”,无需消费者 “找答案”。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包装便是如此:包装正面用大号加粗字体印着 “0 糖 0 脂 0 卡”,下方仅用小字标注口味(如 “白桃味”),没有多余的配料表解读或品牌故事。对注重健康的年轻人而言,看到 “0 糖 0 脂 0 卡” 就知道 “这款气泡水不会长胖”,无需再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3 秒内就能做出购买决策。同样,三顿半的 “小罐咖啡” 包装,仅在罐身印上 “1-6 号” 数字(代表不同烘焙程度)和 “冷萃 / 热泡” 的图标,没有复杂的文字说明 —— 年轻人根据数字选择自己喜欢的烘焙度,根据图标选择冲泡方式,整个过程简单高效。这种 “信息聚焦” 的设计,精准抓住了年轻人 “高效决策” 的需求,让消费从 “复杂的选择” 变成 “简单的判断”。
“去过度包装” 的理念则传递 “理性消费” 的认同。年轻人越来越反感 “华而不实” 的过度包装 —— 打开多层礼盒,里面只有一小块产品,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消费成本。而简洁的包装往往遵循 “实用主义”,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只保留 “保护产品 + 传递信息” 的核心功能。比如,喜茶的 “轻乳茶” 包装,采用简单的圆柱形纸盒,没有塑封、贴纸等多余设计,纸盒还能作为 “笔筒” 二次利用;盒马鲜生的 “日日鲜” 蔬菜包装,用透明保鲜膜包裹蔬菜,仅贴一张印有 “生产日期”“保质期” 的小标签,没有复杂的纸盒或彩印。对年轻人而言,这种 “去过度包装” 的设计,不仅减少了浪费,还降低了产品成本(无需为包装付费),契合他们 “理性消费” 的观念 ——“钱要花在刀刃上,没必要为包装买单”,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消费准则。
三、鲜明色彩:用视觉活力唤醒情绪
年轻人追求 “鲜活、有活力” 的生活态度,而色彩是传递情绪、唤醒活力的最直接方式。具备 “鲜明色彩” 的包装,能通过高饱和色调、撞色搭配或独特的色彩符号,快速抓住年轻人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 —— 或活力满满,或愉悦轻松,让包装成为 “情绪的触发器”。
高饱和色彩的运用让包装 “自带活力感”。年轻人厌恶沉闷、单调的色调,而高饱和色彩(如亮黄、玫红、宝蓝)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传递出活泼、热情的氛围。喜茶的 “经典绿” 便是高饱和色彩的成功案例:从门店装修到饮品杯、包装袋,都采用明亮的绿色,这种色彩不仅在众多奶茶品牌中极具辨识度,还能给人 “清新、活力” 的感觉 —— 夏天看到喜茶的绿色包装,会让人联想到 “冰爽的奶茶”,瞬间缓解燥热;冬天看到则会联想到 “春天的生机”,带来温暖的情绪。同样,奈雪的茶的 “霸气橙子” 饮品包装,采用鲜艳的橙黄色,搭配透明杯身,能清晰看到杯中的橙子果肉,色彩与产品内容高度契合,让年轻人看到包装就 “想喝一口,感受酸甜活力”。高饱和色彩的魅力在于,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绪 —— 心理学研究表明,亮色调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而这正是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需要的 “情绪调剂”。
撞色搭配让包装 “记忆点十足”。单一色彩容易显得单调,而撞色搭配(如红配绿、黄配紫)能通过色彩对比,增强包装的视觉张力,让年轻人过目不忘。故宫文创与食品品牌联名的 “故宫酥” 包装,采用 “故宫红 + 明黄” 的撞色设计:包装盒主体为故宫红,边缘用明黄勾勒,中间印有黄色的 “故宫” 二字,搭配红色的龙纹图案,色彩对比强烈却不突兀,既有传统韵味,又极具现代时尚感。年轻人评价道:“这款包装太显眼了,在礼品店一堆包装里,一眼就看到它了”。此外,新锐彩妆品牌 “完美日记” 的 “动物眼影盘” 包装,采用 “黑色 + 彩色” 的撞色设计:眼影盘外壳为黑色,上面印着彩色的动物图案(如老虎、小猪),黑色的沉稳与彩色的活泼形成对比,让眼影盘既显质感,又充满趣味,成为年轻人的 “化妆台常客”。撞色搭配的优势在于,它能打破传统色彩的 “安全区”,用大胆的色彩组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包装成为 “社交平台的拍照道具”。
专属色彩符号让包装 “自带品牌辨识度”。聪明的品牌会将某一种色彩与自身深度绑定,让这种色彩成为 “品牌专属符号”,年轻人看到这种色彩,就会立刻联想到对应的品牌。星巴克的 “绿色杯” 便是如此:每年圣诞季,星巴克都会推出绿色的圣诞杯,杯身印有简约的雪花、圣诞树图案,这种 “绿色 + 圣诞元素” 的组合,让年轻人一看到绿色杯,就知道 “星巴克的圣诞季到了”。许多年轻人会特意在圣诞季购买星巴克,只为收集绿色杯,并在社交平台晒出 “圣诞杯打卡照”。同样,可口可乐的 “红色包装” 也是经典案例:红色与白色的搭配,加上标志性的 “Coca-Cola” 字体,让可口可乐的包装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辨识度 —— 年轻人看到红色的饮料瓶,不用看品牌名,就知道是可口可乐。这种 “专属色彩符号” 的建立,让包装成为品牌的 “移动广告”,不仅能提高品牌辨识度,还能让年轻人通过 “使用带有专属色彩的产品”,表达对品牌的喜爱,比如 “拿着星巴克绿色杯,感觉自己很时尚”。
四、情感连接:让包装成为 “情感载体”
年轻人的消费越来越 “感性”—— 他们愿意为 “能打动自己” 的产品买单,哪怕价格稍高。具备 “情感连接” 的包装,便能通过唤醒回忆、传递温暖或承载心意,触动年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包装从 “冰冷的容器” 变成 “有温度的情感载体”,从而赢得他们的青睐。
怀旧元素的植入唤醒 “童年回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难忘的零食、玩具或动画,而带有这些元素的包装,能瞬间将年轻人拉回童年,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大白兔奶糖的 “经典包装” 便是如此:白色的糖纸,印着红色的大白兔图案,搭配蓝色的 “大白兔奶糖” 字体,这种包装从 1959 年沿用至今,几乎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对年轻人而言,看到大白兔的包装,就会想起 “小时候偷偷藏奶糖”“过年时把奶糖分给小伙伴” 的场景,满满的童年回忆涌上心头。近年来,大白兔还推出了 “奶糖味护手霜”,包装沿用经典的大白兔图案,只是将 “奶糖” 字样换成 “护手霜”,许多年轻人购买时说:“买的不是护手霜,是童年回忆”。同样,旺仔牛奶的 “红色罐头” 包装,印有旺仔的 “笑脸”,几十年未变,看到这个包装,年轻人就会想起 “小时候喝旺仔牛奶的快乐”,这种 “怀旧情感” 让他们即使长大,也依然愿意购买旺仔牛奶。
定制化设计传递 “专属心意”。年轻人重视 “独一无二”,希望自己的消费选择能体现 “专属感”,而支持定制的包装,能让他们将个人情感、心意融入其中,让产品成为 “专属礼物” 或 “个人纪念”。21Cake 的生日蛋糕包装便是定制化的典范:消费者可以在蛋糕包装盒上,印制自己的祝福语(如 “祝妈妈生日快乐,永远年轻”)、家人的合照,甚至是手绘的图案;包装盒内侧还会印有 “蛋糕制作时间”“配送员信息”,让整个消费过程充满 “专属感”。许多年轻人在给家人、朋友买生日蛋糕时,都会选择定制包装,他们说:“看到家人打开包装,看到上面的合照和祝福语时的笑容,觉得特别值”。此外,珠宝品牌周大福的 “情书项链” 包装,采用 “信封” 造型,打开后,项链吊坠是 “情书” 形状,包装盒内侧可以手写情书,让珠宝不再是单纯的饰品,而是 “情感的传递者”—— 年轻人购买时,会认真写下对另一半的心意,通过包装让 “爱意更具体”。
环保理念的传递引发 “社会责任共鸣”。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品牌的 “社会责任感”,而带有环保理念的包装,能让他们在消费时,感受到 “为环保做贡献” 的价值,从而产生情感连接。喜茶的 “环保杯” 便是如此:杯子采用可降解的 PLA 材料制作,杯身印有 “地球小卫士” 的卡通图案,搭配 “减少塑料使用,守护绿色地球” 的文案;购买时,选择 “环保杯” 还能获得 “1 元优惠”。对年轻人而言,使用这款环保杯,不仅是 “喝奶茶”,更是 “为环保出一份力”—— 在社交平台分享时,配文常是 “今天用了喜茶环保杯,为地球减负”,通过包装传递自己的环保态度。同样,宜家的 “FÖREMÅL 福瑞摩尔” 系列包装,采用 100% 再生纸制作,包装上印有 “再生材料制作” 的标识,还印有 “如何回收利用这款包装” 的小提示,让年轻人在使用后,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包装,减少环境污染。这种 “环保包装” 的设计,让年轻人感受到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自己的消费行为更有 “意义感”,实现 “情感认同” 与 “价值认同” 的双重连接。
结语
年轻人喜欢的四大包装特点,本质上是对他们 “精神需求” 的回应:认同感满足 “找到同类” 的渴望,简洁契合 “高效生活” 的节奏,鲜明色彩唤醒 “积极情绪”,情感连接触动 “内心柔软”。在消费升级的当下,包装早已超越 “保护产品” 的基础功能,成为品牌与年轻人沟通的 “情感桥梁”。未来,只有持续洞察年轻人的情感变化与价值追求,让包装既 “好看” 又 “有温度”,既 “实用” 又 “能共鸣”,才能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内心,成为他们愿意选择、愿意分享、愿意长期喜爱的产品。
没有了
当 Z 世代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力量,包装早已不再是单纯的 “产品容器”,而是承载年轻人精神需求、情感偏好与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年轻人对包装的选择,本质上是对 “自我认同”“高效生活”“情感共鸣” 的追求。从引发身份共鸣的设计,到契合快节奏的简洁风格,从唤醒视…
品牌顾问热线:
400-666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