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案例 业务 我们 观点 明白 资讯 联系

易错关键词梳理


本文摘要:网站易错关键词梳理和新闻信息表述不规范情况一、总书记相关搭配1.习近平(习、近、平)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习近平总书记,不可写成“习总书记”,要写全称二、省领导名字

2023年06月15日


  易错关键词梳理

  一、总书记相关搭配

  1.习近平(习、近、平)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习近平总书记,不可写成“习总书记”,要写全称

  二、省领导名字

  5.倪岳峰、王正谱(倪、岳、峰;王、正、谱。)

  三、涉及领导职务

  6.关于省长、省委书记的表述,规范表述为:××省省长、××省委书记。

  7.表述党委工作部门时不能省略“委”字,规范表述为:××区 委政法委书记、××省 委组织部、××市 委宣传部。

  8.并列出现的职务单位不同,单位名不可省略。规范表述案例:××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并列职务,单位相同,单位名称第二次出现时可以省略。规范表述案例:××市委常委、秘书长。

  9.“××省人大主任/副主任”为错误表述,应为“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常委会”不得省略。

  10.“审计署署长”“检察院院长”“自治区区长”均为错误表述,应为“ 审计署审计长”“ 检察院检察长”“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1.“××省团委书记”“省团委书记”均为错误用法。全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省委员会书记”,可简称为“ 共青团××省委书记”“ 团××省委书记”,省略省名“××”时可简称为“团省委书记”。

  12.表达原任职务时,“原”字通常加在单位和职务之间。如,××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或××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省监委原主任。单位名均不可省略。

  三、易错的固定搭配

  13.“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可写成“一带一路”战略

  14.“一带一路”要加双引号,“十四五”规划要加双引号

  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写成“筑牢”

  16.邓小平南方谈话,不可写成“邓小平南巡讲话”

  17.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写成“京津冀一体化”

  (涉及到某些具体领域、具体行业,比如:交通、医疗等,可以写成“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冀医疗一体化”)

  18.党史学习教育,不可写成“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可写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间是顿号,不能加“活动”)

  20.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注意“全面”不能丢

  21.庆祝建党、建团XX周年,不可写成“纪念”

  22.扫黑除恶,不可写成“打黑除恶”

  2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不可写成“十九大”

  12.党的XX大,要加“党的”,不可简称“十九大”“二十大”

  24.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可写成“爆发”

  25.新发展理念,不可写成“五大发展理念”

  26.提档升级,不可写成“提挡升级”

  27.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省(区、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区、市,不可写成“省、市、区”

  28.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意“结构性”不能丢

  29.入党誓词,不可写成“入党誓言”

  30.农业农村部,不可写成“农业和农村部”

  3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注意“全面”和“主体”不能丢

  3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写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33.环保督察,不可写成“环保督查”

  34.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可写成“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加“落实”

  3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可写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加“拓展”

  36.打铁必须自身硬,不可写成“打铁还需自身硬”

  37.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位置不要反

  四、少数民族的提法

  38.维吾尔族,不可写成“维族”

  39.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涉及少数民族自治县,应写全称或者具体地,如“孟村”,但不可写成“孟村县”)

  40.民族地区,不可写成“少数民族地区”

  五、涉台提法

  41.不涉及台湾的语境下,不得自称中国为“大陆”,也不使用“中国大陆”的提法。不得自称“大陆政府”,也不得在中央政府所属机构前冠以“大陆”。

  42.不得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并列,应用“大陆”和“台湾”,或“大陆”和“台湾地区”。

  43.不得使用“两岸三(四)地”提法,应称“港澳台地区”或“台港澳地区”。

  六、外交特殊辞令

  

4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


  七、两会易混淆词语

  45.“届”和“次”。人大是“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政协是“全国政协x届x次会议”。

  46.“代表”和“委员”。出席人民代表大会的是代表,即人大代表;出席政协会议的是委员,即政协委员。

  47.“提案”“议案”“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48.“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是在“履行职责”或“行使权力”。“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政协委员是在“参政议政”,而“代表、委员”并提时,最好把“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写全。

  49.“权力”与“权利”。权力指的是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人大代表行使的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权力”可构成“权力机关”“权力部门”等词组。“权利”一般用于个别,如“享有公民应有的xx权利”。

  50.“共商国是”而不是“共商国事”。“国是”指的国家大计,为国家政策方针等重大的决策,多用于书面语;“国事”是指国家事务,是较具体的指称。因此,“共商国是”一词应为“是”,而非“事”。

  51.“审议”与“讨论”。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同时参加这一活动,可并称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52.“审议”与“一起审议”。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所在代表团的会议时,使用“审议”;是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成员的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会议时,在使用“一起审议”的同时还应有“听取代表意见”的内容。

  53.“法律委员会”与“法工委”。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之一,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下设机构、办事机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简称“法工委”。法律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主任委员”;法工委的负责人称“主任”。

  54.“人大”与“人大常委会”。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55.“人大常委会委员”而不是“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会没有“常委”这个职务而只有“委员”,“xxx是人大常委”或“人大常委xxx”的说法是不正确,正确的表述应写为“人大常委会委员xxx”。

  56.“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依法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职务;

  “人民代表”是指普通人民群众代表,是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事项由人民群众公开推荐,无须依法产生,不具有法律效力。

  57.“列席人员”而不是“列席代表”。目前,我国法律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尚无列席代表的规定或称谓。“列席人员”是指依照法律和惯例被邀请列席会议的人员,可以由人大常委会决定邀请,不用经预备会议审议通过。法律还规定,人大代表可以列席有关的人大或人大常委会议,但不是作为“列席代表”列席会议,而是作为列席人员列席的。

  58.“质询”与“询问”。“质询”是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按法定程序,对本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法院、检察院提出质询案,被质询的机关须在法定的时间内,以法定形式答复。“询问”是代表在审议议案和报告时,向本级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派负责人员回答询问。

  59.“罢免”“终止”和“撤销”。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停止问题,要使用“终止”或“撤销”的标准表述。在人大,按规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罢免某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依照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某人的代表资格终止。在政协,则由政协常委会会议表决决定撤销某人的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60.“界别”与“届别”。在同一届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的“界别”不要写为“届别”。“届”是从时间上说的,指的是十二届、十三届、上一届、本届等;“界”则是针对委员的工作领域分类而言,如“经济界委员”等。

  61.国家机关名称中的“和”“与”。国务院机构中有些机构所主管的工作包括多方面内容,在名称中用“和”字连接,不用“与”字。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名称中,则用“与”字连接,如“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

  62.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63.法律名称加标点符号的问题。

  (1)使用法律的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但使用法律的简称时,则不用加书名号,也不用加引号。如“按照刑法的规定”,不要写成“按照《刑法》的规定”或“按照‘刑法’的规定”。

  (2)法律草案的表述,全称应加书名号,同时“草案”用括号括起来置于书名号内;使用简称则不加标点符号。如,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简称则为“物权法草案”。

  (3)人大代表建议案中建议制定“某某法”时,应用引号注明建议制度的法律名称;不用引号也可。但不能用书名号,书名号只能用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全称。如,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也可表述为: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但不要写成:“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民工权益保护法》”。

  64.新闻稿中对人物一般使用“职务+姓名”的表述方式,而不使用“姓名+职务”的表述。两会报道中,应尽量使用“代表”“委员”身份,即“××代表”“××委员”。

  八、两会新闻报道中的易错点

  · 关于机构名称

  65.“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不能写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66.国务院机构名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和不能写为“与”。

  67.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名称中,宪法与法律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与不能写为“和”。

  68.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注意“监督管理”与“监管”。

  69.农业农村部,不能写为农村农业部。

  70.文化和旅游部,不能写为文化部。

  71.农业农村部,不能写为农业部。

  72.生态环境部,不能写为环保部。

  73.交通运输部,不能写为交通部。

  7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简称深改委,不能写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深改组。

  75.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网信委,不能写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网信小组。

  76.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财经委,不能写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财经小组。

  77.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简称外事委,不能写为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外事小组。

  7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能写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代表、委员、职务、会议相关

  79.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会议,不能写为列席。

  80.全国政协委员列席人大开幕式,不能写为出席。

  81.全国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不能写为参政议政。

  82.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不能写为履行职责。

  83.代表、委员并用时,应写为参政议政。

  84.人大代表提的“议案”,不能写为人大代表提的“提案”。

  85.政协委员提的“提案”,不能写为政协委员提的“议案”。

  86.终止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不能写为撤销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87.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不能写为终止全国政协委员资格。

  88.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不能写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89.审计署审计长,不能写为审计署署长。

  90.海关总署署长,不能写为海关总署关长。

  91.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能写为人大主任。

  92.列席人员,不能写为列席代表。

  93.非中共人士,不能写为非党人士。

  94.党外人士,不能写为非党人士。

  95.人大的职权,不能写为人大代表职权。

  96.人大代表的权利,不能写为人大代表的职权。

  97.人大代表的义务,不能写为人大的义务。

  98.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不能写为全国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99.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不能写为十四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

  100.人大召开各类会,简称“大会”,不能写为“会议”。

  101.政协召开各类会,简称“会议”,不能写为“大会”。

  102.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不能简写为“人代会”。

  103.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不能简写为“人大常委”。

  10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大代表”,不能写为“人民代表”。

  105.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能写为常委会委员。

  106.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能写为人大常委。

  107.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能写为人大领导。

  108.人大常委会会议,不能写为常委会议。

  · 不能加字,不能减字,不能颠倒顺序

  10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多字)。

  110.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能写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能调顺序)。

  1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写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能调顺序)。

  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简写为核心价值观(不能简称)。

  11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能写为“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不能乱改)。

  11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能写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也不能写大众创业、大众创新(不能乱改)。

  115.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写为国民生产总值(不能乱用)。

  116.宗教极端思想,不能写为极端宗教思想(不能颠倒)。

  117.国家机关行使权力,不能写为行使国家机关权力(不能颠倒)。

  118.人大常委会机关,不能简写为人大机关(不能减字)。

  119.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不能写为人大代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不能乱用)。

  120.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不能写为政协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不能乱用)。

  · 最易出错的字

  121.精简机构,不能写为精减机构。

  122.共商国是,不能写为共商国事。

  123.篡改历史,不能写为窜改历史。

  124.窜改文件,不能写为篡改文件。

  125.历史周期率,不能写为历史周期律。

  126.一份力量,不能写为一分力量。

  127.量子通信卫星,不能写为量子通讯卫星。

  128.土地流转,不能写为土地流传。

  129.常住人口,不能写为常驻人口。

  130.经济适用房,不能写为经济实用房。

  131.擘画蓝图不能写为擎画蓝图。

  132.蹚出一条新路,不能写为趟出一条新路。

  133.三驾马车,不能写为三架马车。

  134.亮丽名片,不能写为靓丽名片。

  135.锲而不舍,不能写为契而不舍。

  136.庸懒散,不能写为慵懒散。

  137.河清海晏,不能写为海清河晏。

  138.阳奉阴违,不能写为阴奉阳违。

  139.收入翻一番,不能写为收入翻一翻。

  140.再接再厉,不能写为再接再励。

  141.辍学,不能写为缀学。

  142.鱼水情深,不能写为渔水情深。

  143.监察机关,不能写监查机关。

  144.检察机关,不能写检查机关。

  145.奋楫前行,不能写为奋辑前行。

  146.换挡提速,不能写为换档提速。

  147.人大代表行使权力,不能写为人大代表行使权利。

  148.公民享有权利,不能写为公民享有权力。

News

新闻资讯

品牌顾问热线:

400-6664864